微信扫码咨询

物联网的未来发展对集成电路产业究竟有什么影响?

2019-10-08  总浏览:1151

尽管我国集成电路行业新一轮的相关政策还未出台,全国物联网工作电视电话会议都纷纷提出着重突破核心芯片、智能传感器等核心技术以及十分激烈的特斯拉引起的市场对汽车电子领域的高度关注,这让很多消费者联想到下一轮半导体的发展区域究竟有多大?下面看看智能硬件开发小编是怎么说的吧!
全球半导体销售额扭转颓势创下历史性的3056亿美元,美国半导体产业协会(SIA)总裁兼执行长BrianToohey曾指出,“从物联网、智能汽车、智能家居等市场都可以看出,半导体普遍出现在每一种产品类型中,而且正变得无处不在。”
据统计,到2015年中国物联网整体市场规模将达到7500亿元,年复合增长率超过30%。国家集成电路设计深圳产业化基地主任周生明介绍,在通讯技术趋于成熟之际,除了通讯平台标准化统一问题,集成电路将是物联网进一步发展的关键。
“按照每一年半为一代计算,我国因为起步晚,集成电路特别是传感器在高端领域,还与国际领先技术相差3~5代。”周生明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芯片的研发成本构成了一道主要障碍。据美国顾问公司AlixPartners调查指出,截至去年第三季度的1年期间,英特尔、高通、台积电、德仪及海力士五大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成本达到15.9%,接近过去5年的最高值。
国内芯片的研发成本构成了物联网进一步发展成本的40%~50%,不过随着一批集成电路企业的收购兼并,产业链也将不断被整合,有望降低相关成本,比如近期中瑞思创拟收购全球射频识别(RFID)芯片三大寡头之一意联科技,将会形成RFID芯片-标签封装-下游应用的全产业链布局。
从产品层面而言,如今市场的推动力已经由PC转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但是2013年中国智能手机增幅首次下降以及诸多移动产品增长高潮已过,而价格竞争日趋激烈,逐渐向PC市场低毛利率靠拢,加上关键性技术如EUV光刻和450mm硅片量产等尚未完全攻克,让下一轮的集成电路增长添加了不确定性。
汽车电子半导体:同比增15.6%还是40%
特斯拉近期的火热,也让汽车电子备受关注。中国已经变成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制造国,而汽车电子系统的智能化、网络化、集成化趋势明显。
据悉,电子部件成本在高端汽车成本占比60%~70%以上。另外,德勤预测,2016年全球汽车电子规模将达到2348亿美元,增速将高于整车行业3%~5%的增长水平。
汽车电子总体分为四大方面:汽车动力控制系统、车载电子系统、智能控制系统和汽车电子网络系统。但是周生明介绍,国内集成电路在消费电子领域已经形成比较成熟的产业链,所以发展物联网相对容易,但是在汽车这类工业制造领域,特别是汽车电子的动力控制系统上,还落后很远。
不过,据意法半导体执行副总裁兼大中国与南亚区总裁FrancoisGuibert分析,虽然全球一辆车半导体成本接近300美元,而中国汽车半导体成本却比世界平均值低100美元,这意味着中国还有很多增长机会。他预测2012年到2017年中国汽车半导体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5.6%。
对于这种预测,中国电池网创始人、汽车专家于清教表示增速被低估:对于半导体应用更为密集的新能源汽车,2013年中国的新能源汽车销售同比增长近40%,达到1.7万辆,如果汽车半导体的生产也能同步,则有望突破该预测。
但是,汽车电子领域还依然受制于知识产权技术和品质制约,依靠进口比例会较大,于清教指出,目前国内有均胜电子、拓邦股份、环旭电子、铜峰电子等已经切入汽车电子产业链。
“整体而言,国内物联网和汽车电子的发展,会使集成电路产业从中受益,不过整体还需要国家政策扶持,所以业界对这轮扶持政策十分期待。”周生明称。
本文由安徽海鸿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原创,转载时请注名嵌入式开发网址:http://www.haihongiot.com/

合肥研发中心: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宿松路3963号智能科技园D3三层

中国科技大学研发联合实验室:安徽省合肥市滨湖新区广西路1789号中国科技大学国际金融研究院4栋5楼

yangs@ahaiba.com   

Copyright (C) 2015-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安徽海鸿计算机技术有限公司      皖ICP备19012332号-3    皖公网安备 34010402702259号

在 线 留 言